巴塞爾藝術展2017將與Google Arts & Culture推出虛擬實境藝術項目

巴塞爾藝術展榮幸公佈將與Google Arts & Culture 在本月開幕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上呈獻「虛擬領域 藝術家的Tilt Brush體驗」(Virtual Frontier: Artists experimenting with Tilt Brush)藝術項目,展示由國際知名藝術家包括boychild、曹斐、Robin Rhode、孫遜和楊泳梁利用3D立體繪畫應用程式Tilt Brush by Google創作的作品。由瑞銀集團作為主要合作夥伴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,將由2017323日至25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。

 

此次藝術項目中,巴塞爾藝術展根據藝術家目前的藝術實踐,協助挑選合適的藝術家利用Tilt Brush進行創作,Google Arts & Culture則邀請獲選藝術家前往北京和巴黎進行多日的駐留活動。在展會期間,參觀者可以體驗到藝術家們首次以Tilt Brush創作出的五件虛擬實境作品。

 

楊泳梁名為《不朽之境》(2017年)的作品旨在描繪風景及自然景觀的中國傳統水墨畫風格「山水」遙相呼應。山水畫為極其重要的中國古典文化之一,亦是古代中國對藝術史發展做出的最大貢獻 。《Eternal Landscape》在沉浸式虛擬環境中重塑傳統山水地貌,以現代臨摹手法保存了中國傳統古典美學。

 

《Gusheshe》(2017年)源自南非小鎮俚語「快速」及「快點」之意,Robin Rhode在創作中參考了產於九十年代早期的BMW E30,該型號在當時處於政治動盪的南非曾風靡一時。Rhode從南非標誌性街頭文化中汲取靈感,利用虛擬實境技術重新構想「Gusheshe」。此車型和其背後的豐富的文化註解被轉化至虛擬空間中,以不遠的將來為背景設計,表達出特定的文化景觀和符碼。

 

孫遜的《前世的依瑪圖山》(2017年)中描述了其家鄉遼寧省阜新的最高山峰伊馬圖山,著重呈現藝術家想像中的過去伊馬圖山周邊的生活情境。

 

曹斐創造了一部混合現實影片名為《派生》(2017年),宣告一個隔膜及社會規條被粉碎的未來烏托邦,在這個世界中興起了全新的對話及機遇。

 

boychild的作品《Untitled: Series of Hand Dances》(2017年)通過在法國巴黎為期三天的即興手舞表演,對空間進行了想像。

 

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Marc Spiegler表示:「此次合作是擴展了巴塞爾藝術展對數碼化領域、以及藝術家如何在不同層面利用數碼化技術的興趣。『虛擬領域』令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們可以用全新的技術進行實驗,擴闊他們的創造空間和想像 。」

 

Google Arts & Culture 項目經理Freya Murray認為:「我們感到十分榮幸能與巴塞爾藝術展攜手,並邀請到boychild、曹斐、Robin Rhode、孫遜和楊泳梁在巴黎和北京的Google藝術實驗室利用 Tilt Brush by Google進行實驗創作。我們感到振奮看到藝術家擁抱新技術並 創造出全新藝術形式 。」

 

巴塞爾藝術展將同時在「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」中舉辦一場研討會,邀請曹斐及楊泳梁,與Google Arts & Culture 項目經理Freya Murray進行對談,討論藝術家在虛擬實境中進行創作的看法,並以Tilt Brush為例,講述數碼工具在創作中以至整體藝術發展上的影響。研討會將於3月22日(星期三)下午3時30分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一樓演講廳(展覽廳1A入口)舉行。